血管外科疾病科普——下肢疼痛,实为“血栓”

1.83岁的老潘,既往有高血压,9年前在我院诊断冠心病,植入冠脉支架一枚,一向身体硬朗,平时可在村里连续步行3小时不感觉疲惫。3个月前某天半夜,他突发左小腿疼痛,自行在家服用“去痛片”,但是疼痛无改善,明显影响走路,近期老潘发现左脚开始发凉、肿胀。医院检查。

2.门诊祁明主任告诉老潘,他可能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血管增强CTA证实了医生的判断,CTA提示:双下肢血管重度粥样硬化,左侧股浅动脉至腘动脉闭塞,左侧腓动脉中远段、胫前动脉、胫后动脉闭塞,就像一条水管,管壁上长满了水垢导致水管不通,水无法流动一样。

3.老潘被收入我院心血管外科病房,医生体检发现老潘同时患有缓慢性心房颤动,根据房颤血栓危险评分达4分,血栓栓塞风险高,结合老潘本次发病急,既往并无间歇性跛行病史,考虑老潘在下肢动脉硬化基础上可能合并有急性血栓栓塞,遂决定给老潘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置管溶栓术。造影术中显示左侧股浅动脉闭塞。

4.溶栓术后老潘疼痛明显缓解,次日造影显示原来闭塞的左侧股浅动脉已恢复血流(箭头所示),但是存在严重粥样硬化,遂在病变处植入一枚支架,术后活动自如了,于术后第3天就出院回家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什么又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呢?它们有哪些危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有哪些?

1、早期:病人一般会感觉下肢经常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就是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病变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

2、运动后疼痛:如果缺血得不到改善,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肌肉耗氧量增加,但供血不足,引起组织缺氧,产生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通过侧支循环,逐渐血液供应再次恢复,疼痛缓解,再次运动后,疼痛可反复出现。最常见为小腿的疼痛,其次为臀部、大腿、背部、足等。随着缺血的加重,病人行走后出现疼痛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甚至几米。

3、休息时疼痛:医学上称为静息痛,是肢体严重缺血的表现,就是患者在不运动的时候肌肉等组织仍然会出现供血不足,出现疼痛,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时更重。抬高下肢疼痛加重,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个时期就提示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了,否则进一步发展就会进入坏死期。4、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坏死:在这一时期,病人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或并发动脉血栓栓塞。坏死症状较轻时肢体会出现组织营养障碍,皮肤粗糙、脱屑或皲裂;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脚上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坏死症状加重时,下肢出现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

老潘平时并未出现明显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在3个月前的夜间突发左小腿的疼痛,结合老潘有房颤等血栓高危因素,需要考虑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基础上并发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那么,什么又是下肢动脉血栓栓塞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但对于患者而言,对于很多专业的医生而言有时候都会产生误解,经常会把下肢缺血的患者都称之为下肢动脉闭塞。其实下肢动脉闭塞分了很多个种类。像我们的由心脏或者其他地方调来的栓子引起的血管堵塞,我们称之为急性栓塞;还有一些是由于血管炎症引起的,我们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只有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长动脉硬化斑块,由于斑块的逐渐的增多、累积,逐渐的出现了血管狭窄,随着狭窄程度的逐渐增高乃至进而出现了一个闭塞,只有由这种动脉硬化斑块逐渐增长的、缓慢的过程导致血管闭塞缺血的表现,我们才称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所以说从简单的定义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其实下肢缺血的疾病,虽然感觉症状表现还在很多方向很类似很接近,但是因为它发病的原因不一样,我们的名字和疾病就有所不同,当然在治疗上因为各种发病的病因不一样也是稍显差别。

对于老潘这种情况,医院血管外科专家祁明主任紧急给予进行了下肢动脉置管溶栓,溶栓后根据病变给予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医院心血管外科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微创、个体化的腔内手术解决患者病痛,给患者带来福音。每周四上午祁明主任在门诊二楼设有血管外科专家门诊,长期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垂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wm.com/kcyzz/10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