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目前,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认识。静脉正常的内皮细胞能分泌一系列抗凝物质,如前列腺素I2(PGI2,前列腺环素)、抗凝血酶辅助因子、血栓调节素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等。但在某些情况下,静脉内皮层可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vonWillebrand因子和纤维连结蛋白等,内皮层通透性增加,并可见到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而内皮细胞原有的抗凝功能受到抑制。炎性细胞对血栓形成起着触发和增强作用,其分泌的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促使纤维蛋白原沉积,并抑制纤溶;TNF可抑制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使内皮细胞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

许多静脉血栓起源于血流缓慢的部位,如小腿腓肠肌静脉丛、静脉瓣袋等,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与脉冲型血流相比,静态的流线型血流容易在静脉瓣袋底部造成严重的低氧状态,缺氧使内皮细胞吸引白细胞黏附并释放细胞因子,继而损伤静脉内皮层。血流淤滞造成活化的凝血因子积聚,并不断消耗抗凝物质,凝血-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血流淤滞是血栓形成的又一因素。

血液中活化的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如没有活化的凝血因子,即使存在血流淤滞和血管损伤,血栓仍不会形成。同样单有活化的凝血因子,也无法形成血栓,活化的凝血因子很快会被机体清除。因此静脉血栓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血液成分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体内凝血-抗凝-纤溶3个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任何使凝血功能增强、抗凝-纤溶作用抑制的因素都将促使血栓形成。

1.年龄深静脉血栓(DVT)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和静脉瓣袋内淤滞较重,因此DVT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

2.制动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DVT,尸体解剖发现卧床0~7天的病人DVT的发病率为15%,而卧床2~12周者,DVT的发病率达79%~94%。卒中病人中,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为53%,无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只有7%。在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群中,DVT的发病率也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对下肢静脉的回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发病的风险。

3.静脉血栓史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过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原来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4.恶性肿瘤统计发现,19%~30%的DVT病人合并有恶性肿瘤,肺癌是最易引发DVT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他如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恶性肿瘤也容易并发DVT。有时,DVT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信使,当无明显诱因下发生DVT时,应警惕可能患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引发DV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肿瘤病人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常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C蛋白及S蛋白浓度却低于正常。另外,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也是导致DVT的重要因素。乳癌、淋巴瘤、浆细胞病等化疗病人中DVT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诱导高凝状态、抑制纤溶活性、肿瘤细胞坏死及静脉插管等因素有关。

5.手术手术后天VT高发病率显示手术是DVT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DVT的发生。其中手术类型尤为重要,普外科手术术后DVT的发病率在19%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24%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48%、51%和61%。手术中用核素扫描已能发现约有半数病人在下肢有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沉积,其余的在术后3~5天均能发现纤维蛋白原沉积,但这并不表明DVT术后马上发生。有统计显示,腹部手术后有25%的病人在出院后6周内发生DVT。手术引发DVT的原因包括围术期的制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

6.创伤创伤死亡的尸体解剖发现62%~65%的死者有DVT发生。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DVT。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抗凝物质缺陷的病人,在所有DVT病人中有5%~10%是由原发性血液高凝引起的。正常人体抗凝系统包括抗凝血酶、C蛋白系统、组织因子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因子等,抗凝血酶能抑制Ⅹa、Ⅸa、Ⅺa和Ⅻa因子,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肝素及肝素样黏多糖能促进其抗凝作用。C蛋白、S蛋白系统可使凝血酶和血栓调节素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抑制Ⅴ因子和Ⅷ因子的活性。基因缺陷导致抗凝物质缺乏,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原发性抗凝物质缺乏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0.5%,这其中包括纯合子基因缺陷和杂合子基因缺陷。纯合子基因缺陷者发生血栓的比例较杂合子高得多。原发性血液高凝者DVT首次发生的时间常在45岁以前,往往在某些情况下(如手术、创伤等)诱发,且血栓容易反复发生,血栓的部位常不典型,临床上常可见肠系膜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8.产后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而国内妊娠期DVT病人较为少见。产后DVT的发生与血液呈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除子宫本身收缩外,与血液高凝状态直接相关。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有可能导致DVT发生。

9.口服避孕药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报道口服避孕药易引发DVT,现已发现,患DVT的育龄妇女中有1/4与服用避孕药有关,调查还发现,育龄妇女停用避孕药后DVT引发的肺栓塞明显降低。避孕药易引发DVT的原因可能与凝血因子Ⅴ变异有关,使凝血因子Ⅴ降低了C蛋白的抗凝作用。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剂量越大,越容易引起DVT,剂量50μg的避孕药相对于剂量50μg的避孕药形成血栓的危险性更大。第三代避孕药较第二代避孕药易引发DVT,因为第三代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主要为去氧孕烯、肟炔诺酮或孕二烯酮,这些孕激素也易引起血栓形成。调查显示服用第三代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并发DVT的是不用避孕药的8倍。

雌激素还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哺乳妇女的退乳。这些人中DVT的发病率也较高。雌激素有升高血液黏滞度、提高血液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因子Ⅶ和Ⅹ的浓度、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作用,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10.血型已发现血型与DVT存在一定的关系,A型血的人最容易患DVT,相对而言,O型血患DVT的风险最小。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现发现不同血型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某些结构不同,O型血内皮细胞表面的vonWillebrand因子明显减少。

11.人种DVT在欧洲的发病率较亚洲高得多,虽然种族差异可能导致机体凝血、抗凝系统的不同,但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不同,同样也可能影响DVT的发生,调查发现美洲黑人DVT的发病率较同一种族的非洲黑人要高。

12.中心静脉插管临床上中心静脉插管越来越多,使得DVT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尤其在上肢DVT的病人中有65%与中心静脉插管有关。静脉插管不仅损伤血管壁,同时在静脉插管的表面也容易形成血栓。导管的种类对DVT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聚四氟乙烯(PTFE)导管或表面涂有肝素的导管发生DVT的机会较其他导管小。导管的口径、静脉穿刺次数、放置时间及所灌注的药物均会影响DVT的发生。

13.肠炎临床上常有报道肠炎病人合并肺栓塞。肠炎引起DVT的原因不清楚,只是发现这些病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Ⅴ、Ⅷ含量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升高。肠炎引发的DVT部位常不典型,如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14.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常合并动静脉血栓形成、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这可能与活动期体内狼疮性抗凝血酶抗体及抗心肌磷脂抗体较高有关。其他一些自身免疫病者也有类似情况。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抗凝血酶抗体含量高的发生静脉源性肺栓塞的机会是对照组的6倍,而抗心肌磷脂抗体较高的是对照组的2倍。

15.其他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心功能不全等是否是DVT的易患因素目前尚有争论,多因素统计分析认为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心功能不全不是独立的易患因素,这些病人易患DVT可能与相伴的其他易患因素有关。

以上15种易患因素中,绝大部分是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Virchow理论中血液成分改变成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决定因素。

二发病机制

1.病理静脉血栓分为3种类型:白血栓、红血栓和混合血栓。白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等组成,只含少量红细胞。红血栓主要由大量红细胞、纤维蛋白组成,含少量血小板和白细胞。白血栓和红血栓常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血栓。静脉血栓刚形成时为白血栓,组成血栓头,其继发衍生的体部及尾部则主要为红血栓。

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即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静脉血栓使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静脉血栓表面不断形成新的血栓,分别向近心端和远心端衍生,近心端血栓在早期与静脉管壁之间无粘连,血栓飘浮于管腔中,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后期成纤维细胞、芽状毛细血管侵入血栓,血栓机化后与管壁形成紧密粘连。另一方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受累静脉表面的内皮细胞分泌溶栓物质,溶解血栓。同时白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侵入血栓,激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增强溶栓活性,使静脉血栓内形成许多裂隙。溶栓作用及血栓内纤维收缩、碎裂,使得裂隙不断扩大,新生的内皮细胞逐渐移行生长于裂隙表面,最终可使大多数被堵塞的静脉再通。这种再通静脉的瓣膜常被破坏,有一部分管腔内残留纤维粘连。静脉再通过程长短不一,一般需要半年~10年。

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以左侧多见,为右侧的2~3倍,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

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主干静脉血栓形成后,患侧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在急性期,血液无法通过主干静脉回流,使静脉内压力迅速增高,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渗入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同时,静脉压增高,迫使侧支静脉扩张、开放,淤积的血液通过侧支静脉回流,使肿胀逐渐消退。

2.病理分类

(1)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下肢DVT有3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图1)。

①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经治疗多数可消融或机化,也可自溶。少数未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向大腿扩展而成为混合型。小栓子脱落可引起轻度肺动脉栓塞,临床上常被忽视。

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征阳性)及腓肠肌压疼(Neuhof征阳性)。

②中央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③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因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的时间不一致。也可以由中央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央型鉴别。

(2)根据累及范围划分:根据栓塞累及的血管范围,下肢深静脉栓塞分为全肢型和局段型。

①全肢型:病变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主干。依再通程度不同又分为3型:Ⅰ型,深静脉主干完全闭塞;Ⅱ型,深静脉主干部分再通,其中分为2个亚型。ⅡA,部分再通以闭塞为主,仅表现为节段性再通;ⅡB,部分再通以再通为主,深静脉已呈连续通道,但管径粗细不均,再通不完全。Ⅰ、Ⅱ型的血流动力学以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为主。Ⅲ型,深静脉主干完全再通,但瓣膜悉遭破坏,管壁外形僵直,或者扩张迂曲,其血流动力学已由回流障碍转为血液倒流。

②局段型:病变只限于部分静脉主干,如髂静脉、髂-股静脉、股浅静脉、股-腘静脉、腘静脉、胫腓干静脉、腓肠肌静脉丛或小腿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

三.临床表现

1.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因病变范围较小,所激发的炎症反应程度较轻,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略。通常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腓肠肌有压痛,足踝部轻度肿胀。若在膝关节伸直位,将足急剧背屈,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伸长,可以激发血栓所引起炎症性疼痛,而出现腓肠肌部疼痛,称为Homans征阳性。因不影响血液回流,浅静脉压一般并不升高。血栓若继续向近侧繁衍,临床表现则日益明显,小腿肿胀,浅静脉扩张,腘窝部沿腘静脉压痛。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左侧多见,可能与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对左髂总考试,大网站收集静脉有一定压迫有关。起病骤急;局部疼痛,压痛;腹股沟韧带以下患肢肿胀明显;浅静脉扩张,尤腹股沟部和下腹壁明显;在股三间区,可扪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伴有发烧,但一般不超过38.5℃。顺行扩展,可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紫绀、休克、甚至猝死。

3.混合型:无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逆行扩散,或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顺行扩展,只要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均称为混合型。临床表现为:两者表现相加。但后者发病隐匿,症状开始时轻微,直到髂股静脉受累,才出现曲型表现。

凡发病急骤,无论髂股静脉血栓逆行扩展或小腿肌内静脉丛血栓顺行繁衍,只要血栓滋长,使患肢整个静脉系统,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同时引起动脉强烈痉挛者,特称为股青肿。疼痛剧烈,整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呈紫绀色,有的可发生水疱,皮温明显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常达39℃以上,可出现休克及肢体静脉性坏疽。

四、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效

⑴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推荐使用最新一代物理预防手段——动静脉脉冲气压治疗仪,采用仿人体生理性足泵原理,能在0.2s内产生-mmHg的压力,加速血液流动,进而产生湍流,冲刷血管瓣膜后方,防止血液淤滞。

⑵抗凝血疗法:这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朏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

适应证:

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

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

③血栓取除术后。

禁忌证:

①出血素质;

②流产后;

③亚急性心内膜炎;

④溃疡病。

常用抗凝血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

肝素是一种有效抗凝剂,药效迅速,静脉注射10分钟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结力。其作用时间短,在体内迅速被破坏,大部被酶破坏,小部经肾排泄。静脉注射3~6小时后,血液凝固时间即能恢复正常。肝素水溶剂有00μ和μ两种针剂,每μ相当于1mg。一般剂量近垦素1~1.5mg/dkg/4~6h计算。

给药途径

可经皮下脂肪层、肌肉、或静脉注射:

①深脂肪层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层,用浓的肝素溶液(mg/dml),剂量每次按公斤体重1~1.5mg计算。每隔8~12小时注射1次;

②肌肉注射:肝素剂量每次50mg,每隔6小时注射1次;

③静脉注射:连续静脉滴注法和间歇静脉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时1次。

肝素应用时,需测定凝血时间调节肝素剂量。一般用试管法测定,在间隔注射前1小时测定,以调节下次的注射剂量,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值为4~12分钟。在进行肝素疗法期间,要求凝血时间维持在15~20分钟。如凝血时间为20~25分钟,肝素剂量减半;凝血时间超过25分钟,暂停注射1次。4~6小时后再次测定,以决定肝素用量。肝素疗程一般为4~5天,然后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如香豆素类药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过敏反应。用量过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创口出血或内脏出血等。一旦发生,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拮抗,剂量按1~1.5mg对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时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时可输新鲜血。

香豆素类衍化物是一种凝血酶原抑制剂。其作用诱导期长,一般需在用药后24~48小时才开始起作用。作用消失时间也长,并有药物累积作用,要停药后往往要经过4~10天作用才完全消失。香豆素类衍化物均用口服法。凝血酶原值应维持在20~30%(浓度%)。

现国内常用香豆素类衍化物有:双香豆素(dicoumarin),新抗凝(stntrom)和华法灵钠(warfarinsodium)。

香豆素类衍化物引起出血时,处理为静脉注射维生素K~20mg。严重出血者,需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K1,每次50mg,每日1~2次,并输新鲜血。

凡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抗凝血疗法。抗凝血疗法,一般选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类衍化物,疗程应根据病变部位及有无肺栓塞而定。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需3~6月;轻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个月。

华法林在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口服抗凝药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再发静脉血栓,使其危险性下降90%以上。口服抗凝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年发生率大约3%,年死亡率为0.6%。静脉血栓的年再发率为12%,致死率大约5%-7%。抗凝治疗终止后血栓是否再发主要取决于形成血栓的因素去除与否。

合适的抗凝强度:

华法林在不同的个体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很大。而其抗凝强度直接关系到其疗效和副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监测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华法林影响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有关的凝血因子IIa、VIIa、IXa和Xa的活性,因此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避免检验试剂不同造成的影响。

中等强度的抗凝(INR2.0-3.0)和高强度的抗凝(INR3.0-4.5)同样有效,但前者出血发生率较低。口服抗凝治疗应该≥3个月,而对于原因不明或由于不可逆因素引起者,以及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疗程应≥6个月。

检测华法林的时间周期:

ACC和AHA指南中建议华法林初始剂量为5-10mg,一般5-7天后可使INR达到2.0。应该每天监测INR,直到其连续两天达到和维持在治疗范围,之后每周监测2-3次持续1-2周。如果INR值持续稳定,则可减少到4周1次。抗凝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合并用药、治疗依从性和酗酒等因素均可能导致INR变化,需根据情况随时监测。

如何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INR出现轻度变化并超越治疗范围时,可以将剂量增减5%-20%。INR发生明显变化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

1)如果INR超出治疗范围但小于5,患者没有重要部位的出血或进行手术的需要,则可减少剂量,或暂停一次,待INR恢复治疗范围再减量应用。

2)如果INR达到5.0-9.0,患者没有出血或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可停用华法林1-2天,INR恢复到目标值后减量应用。

3)如病人存在出血的其它的危险因素,应在停一次华法林的同时,口服维生素K11~2.5mg;

4)如果需要急诊手术或拔牙,可口服维生素K12~4mg,以期使INR在24-48小时内明显下降,密切监测,必要时可重复给予口服维生素K1。

5)如果INR大于9.0,临床没有出血,应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K13~5mg,以期在24~48小时内使INR明显降低,必要时可重复。

6)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或INR超过20,那么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mg,适当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维生素K1静注可每12小时重复一次。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华法林严重过量时,凝血酶原复合物替代治疗是必要的,静脉注射维生素K1作为补充。

⑶溶血栓疗法: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年Zimmermann主张在血栓形成2周内,仍可应用溶栓药物。

链激酶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提制,尿激酶则由人尿提制,两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剂,能激活血液中纤维量白酶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尿激酶的使用法:

①初剂量:一般为5万μ/次,溶于5%葡萄糖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②维持剂量: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ml/dl,如测定低于mg/dl,暂停注射1次。同时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正常值大于分钟,如小于70分钟,也需暂停次。使用时间可长达7~10天;

③副作用:尿激酶无致热反应,副作用远较链激酶为轻,可有出血如创口出血,但很少发生,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倦怠、胸闷及皮疹等。并发严重出血时,可用10%6-氨基已酸10~2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输注纤维蛋白原。

近年来,已研制成功作用仅限于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药物,使溶栓药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页。①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自子宫组织或人体黑色素瘤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能特异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胶状态的纤溶酶原,但对血液循环中溶解状态的纤溶酶原无作用,故无全身影响,该药产量甚微,价贵。年Krupski报道临床应用TPA治疗血管阻塞,8例中有7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无并发症。国内实验研究已完成,尚未摊投入临床应用。②尿激酶前体(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国内外均处于实验阶段。

⑷其他药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万)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万)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药物,现已被广泛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红细胞凝聚,防止血栓继续滋长及改善微循环。疗程为10~14天。可与肝素或尿激酶同时应用。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胸闷、呼吸困难、腰痛、出血和寒战等。

2.手术疗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股青肿),则常需手术取栓。髂股静脉血栓取除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发开门见山72小时内,尤以48小时内效果最好。手术时间越早,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手术取栓越可彻底,术后疗效更佳。在作髂股静脉切开取栓时,需暂时性阻断下腔静脉或髂总静脉,以防取栓时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如采用进腹途径显露、钳夹阻断下腔静脉,创伤较大且费时。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健侧腹股沟部在局麻下作一小切口,显露股静脉,插入带气囊的腔静脉阻断导管,在取栓时鼓张气囊,暂时性阻断下腔静脉回流。然后再作病侧用股沟部切口,显露股静脉,插入Fogarty导管(一种带气囊的导管)向近心端到达髂总静脉,鼓张气囊后,将血栓缓慢地拉出。萎瘪腔静脉阻断地管的气囊,恢复静脉血回流。用塑料带暂时控制股静脉近端,将Fogarty导管再向远心端插入腘静脉,鼓张气囊后,将远端血栓缓慢地拉出。同时可在体表反复辅以向心方向的手法挤压,挤出小腿静脉及分支内的血栓。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否则可发生继发血栓。两侧的静脉壁切口宜用7-0或5-0尼龙线作精细的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要求内膜对合整齐,勿使外膜内翻。术后需应用抗凝血疗法。

Andriopulos报告例髂静脉血栓切除术,其中87例在发病4天内手术,41例在发病8天内手术,其余更晚。有6例发生肺栓塞,2例死亡。在例中远期随访者例,疗效最好者是发开门见山1~4天内手术的病人。例中50%痊愈,偶有中度肿胀,仅4例存在严重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手术效果较为满意。年Nüllen报道4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对其中13例凝有肺栓塞患者作了及时的血栓切除术。取栓后同时作暂时性动静脉瘘,3月后关闭瘘口。1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所有病人均保存了静脉瓣膜功能,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症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髂股静脉血栓切除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肺栓塞(PE)是指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低热、咳血。它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其中最常见的肺梗塞是肺血栓栓塞,而血栓栓子大部分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美国有统计显示,79%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证据,50%近端DVT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由于P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现在研究认为是同一种疾病、不同发病部位、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确诊的VTE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致死性和非致死VTE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约29.64万例死亡,居所有疾病死亡率中第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其余非致死性VTE包括37.64万例DVT和23.71万例PE。我国目前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肺栓塞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PE发病突然,临床确诊率低,致死性PE的病例死亡时只有不到一半得到诊断。

因此,临床上对于VTE病人需采取及时、早期的措施预防PE的发生。下腔静脉滤器的问世提供了一个预防肺栓塞的手段,年Trousseau提出阻断腔静脉能够预防肺栓塞,年报道了第一例下腔静脉结扎术预防肺栓塞,年第一枚经皮下腔静脉滤器诞生。腔静脉滤器本身不治疗DVT,但可预防DVT所导致的肺栓塞的发生,尤其是溶栓过程中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可能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使DVT血栓脱落造成PE的发生率由60%~70%下降至0.19%~5%。滤器的放置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有绝对指征的患者此术式已经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致命性PE的方法,近年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将为越来越多的VTE病人提供生命的保护。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包括:

(1)抗凝治疗禁忌,但已确诊的VTE患者;

(2)抗凝治疗出现并发症的VTE患者;

(3)抗凝治疗无效的VTE患者;

(4)尽管采用了足量的抗凝治疗仍发生PE的患者。

相对适应症包括:

(1)大的孤立漂浮性髂股静脉血栓

(2)心肺功能储备差的DVT患者

(3)既往已经有肺栓塞的DVT患者

(4)髂股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

(5)急性髂股血栓拟行大手术者

(6)潜在的抗凝并发症,如严重贫血、休克、外伤合并DVT的患者

(二)、慢性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年之内侧支循环可望建立。经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后,许多病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可明显减轻。

根据病理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粗略分成阻塞期和再通期两个阶段,其手术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术前均需作下肢深静脉上行性和下行性造影,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1.阻塞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主干静脉回流受到障碍,血栓远侧的高压静脉增加回流。大腿上部和腹下部的浅静脉吻合支可通至对侧躯干,向上可通过腹壁至奇静脉和胸廓内静脉系统。在深部,吻合支可通过骨盆静脉丛抵达对侧髂内静脉。这些静脉的适应性扩张,促使血栓远侧静脉血心回流。但许多病例,侧支循环建立缓慢不足以代偿阻塞静脉的回流功能,引起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及溃疡。各种手术的目的均是加强侧支循环,克服血液回流障碍。

手术方式有下述数种:

⑴原位大隐静脉移植术:本手术仅适用于股腘静脉血栓形成,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膝后显露腘静脉,将大隐静脉远侧与膝以下腘静脉作端侧吻合。但必须具备下述条件:大隐静脉近端以上的股静脉和髂静脉通畅;小腿部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无曲张及栓塞且瓣膜功能良好。本手术只需作一个吻合口,使同侧大隐静脉取代了股腘静脉的血液回流功能。

⑵大隐静脉转流移植术:年Palma首倡这种术式,适用于近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中下段及小腿深静脉无明显继发血栓的病例。在患侧股静脉部位作一纵形切开,剖出管腔通畅的股浅静脉一段备用。继分离健侧大隐静脉,结扎、切断各分支,分离至膝以下达足够长度,在近股静脉处暂时阻断大隐静脉,于远端切断大隐静脉,腔内充盈肝素溶液(肝素20mg加生理盐水ml)。大隐静脉远端经耻骨上皮下脂层隧道引向患侧股浅静脉。全身肝素化(肝素1mg/kg)后作大隐静脉与股浅静脉端侧吻合术。为提高吻合口通畅率,可在患肢吻合口远端加作暂时性动静脉瘘,并预置两根缝线于动静脉瘘处,将缝线引出皮肤外,3~4周待吻合口血管内膜愈合,再结扎此动静脉瘘。

年Dale报道48例大隐静脉-髂股静脉转流移植术,疗效良好者28例,好转9例,失败11例。

⑶带蒂大网膜移植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健侧或患肢的大隐静脉均不能利用(如已切除或曲张、栓塞等),可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术。由于大网膜布满淋巴和毛细血管网,移植后,对减轻肢体肿胀有一定效果。

(三)、再通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壁和瓣膜同时存在炎性反应,血栓阻塞管腔并粘附于瓣膜。在血栓机化和再管化过程中,静脉瓣膜再前受到损伤,因疤痕而增厚,造成一个管腔通畅但瓣膜关闭不全的深静脉系统。因瓣膜关闭不全仍可引起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下肢下行性静脉造影,可见造影剂明显逆流,严重者可自腹股沟部一直逆流至膝下乃至踝部。

过去曾采用股浅静脉结扎或小腿穿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本病。近期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近年我们采用带瓣膜肱静脉段-股静脉移植术。治疗再能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在股部做一纵形切口,游离股总、股浅和深静脉,常可发现股静脉壁增厚变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瓣膜已破坏殆尽。然后暴露上臂的肱静脉,将长2~3cm带1~2对静脉瓣膜的肱静脉,经测试显示机能良好后,切下备用。将带瓣膜肱静脉与股浅静脉作端吻合。一般将移植瓣膜置于股深静脉开口这下,以确保股深静脉血液向心回流而逆流入股浅静脉。术后抬高患肢鼓励作小腿肌和足背屈的被动和主动运动。

年Taheri报道5年中作了66例静脉瓣膜移植术,随访到48例,75%的病人下肢肿胀减轻或消退,18例术前有溃疡,17例术后溃疡愈合。5例并合血肿,4例发生于腹股沟部,1例发生于上臂。31例做了术后静脉造影,28例瓣膜关闭功能良好,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另2例瓣膜关闭不全。值得指出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必须配合以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采用截然不同的手术方案。目前各种手术方法尚待改进,其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预料,通过各国血管外科医师的持久努力,更有效更新颖简便的方法必将不断涌现,完善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时期即将诞生。

五、预防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此外,有下列几种预防方法:

1、机械预防方法国外采取跳板装置或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

2、药物预防法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

1).右旋糖酐年Grubr认为右旋糖酐的预防作用在于:

①削弱血小板活动,降低粘稠性;

②改变纤维凝块结构;

③增加血栓易溶性;

④有扩容作用,能改善血循环。常用的右旋糖酐70(平均分子量7~8万)和国内常用的右旋糖酐40(平均分子量2~4万),可在术前和术中应用,也可在麻醉开始晨用ml,静脉滴注,术后再用ml,然后隔日用1次,共3次。

年Verstrate指出,预防性应用右旋糖酐对妇科手术如经腹部或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矫形外科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可使血栓形成发病率明显降低;对年龄超过40岁,施行腹部择期性手术者,如胃、结肠、胆道或前列腺手术,并无明显作用。

2).抗血小板粘聚药物近年来,国外采用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一定效果。一般用潘生丁25mg,每日3次,肠深阿司匹林0.1,每晚1次,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长期存在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1.肺栓塞: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血栓比较松脆,易在数天内发生脱落,尤其是髂—股静脉脱落的血栓,体积较大,可以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临床表现显著,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猝死,来自小腿肌肉静脉丛的小血栓一般不会严重侵扰肺循环,但偶尔也能产生致死性肺栓塞。

2.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血液因静脉阻塞而不能回流,肢体静脉系统严重淤血,血液回流须经次级静脉血管,出现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并可使细小静脉充盈扩张,浅静脉曲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的机体代偿反应,曲张静脉可因血流缓慢而合并感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在血栓机化和再通的过程中,深静脉瓣膜遭受破坏而丧失正常功能,导致血液倒流,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有下肢乏力、酸胀不适,可有小腿肌肉抽搐,症状在午后、行走时加重,晨起较轻,抬高患肢可缓解。

4.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瘀滞状态,浅静脉长期代偿扩张等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进一步加重淤血,局部静脉压增高,血管内液体长期大量外渗而引起严重的组织间质水肿和组织缺氧,因此导致广泛间质性纤维性变,皮肤和皮下组织致密变硬,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和长期瘀滞会发生小腿的出血和色素沉着。

5.慢性淤血性溃疡:由于下肢处于静脉高压瘀滞状态,部分组织出现间质性水肿,压迫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供减少,同时伴有静脉瘀滞性血氧含量减低和代谢产物堆积,局部组织循环代谢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较薄,皮肤破裂,形成溃疡多位于踝部内侧,易继发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伴疼痛、渗液等。

6.下腔静脉堵塞综合症:多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其次盆腔静脉血栓形成,由于堵塞平面多位于肾静脉平面的远侧,所以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症状如双下肢肿胀、沉重、浅静脉曲张或扩张、生殖器浅静脉扩张。若病变累及肾静脉或以上平面,肾功能障碍而表现腰痛、肾脏肿大,严重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若病变累及肝静脉或以上平面,可有布加氏综合症表现,预后较差。若病变在上肢,可累及腋—锁静脉及肱静脉,血栓蔓延致上腔静脉。

一.发病原因

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目前,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认识。静脉正常的内皮细胞能分泌一系列抗凝物质,如前列腺素I2(PGI2,前列腺环素)、抗凝血酶辅助因子、血栓调节素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等。但在某些情况下,静脉内皮层可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vonWillebrand因子和纤维连结蛋白等,内皮层通透性增加,并可见到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而内皮细胞原有的抗凝功能受到抑制。炎性细胞对血栓形成起着触发和增强作用,其分泌的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促使纤维蛋白原沉积,并抑制纤溶;TNF可抑制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使内皮细胞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

许多静脉血栓起源于血流缓慢的部位,如小腿腓肠肌静脉丛、静脉瓣袋等,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与脉冲型血流相比,静态的流线型血流容易在静脉瓣袋底部造成严重的低氧状态,缺氧使内皮细胞吸引白细胞黏附并释放细胞因子,继而损伤静脉内皮层。血流淤滞造成活化的凝血因子积聚,并不断消耗抗凝物质,凝血-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血流淤滞是血栓形成的又一因素。

血液中活化的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如没有活化的凝血因子,即使存在血流淤滞和血管损伤,血栓仍不会形成。同样单有活化的凝血因子,也无法形成血栓,活化的凝血因子很快会被机体清除。因此静脉血栓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血液成分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体内凝血-抗凝-纤溶3个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任何使凝血功能增强、抗凝-纤溶作用抑制的因素都将促使血栓形成。

1.年龄深静脉血栓(DVT)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和静脉瓣袋内淤滞较重,因此DVT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

2.制动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DVT,尸体解剖发现卧床0~7天的病人DVT的发病率为15%,而卧床2~12周者,DVT的发病率达79%~94%。卒中病人中,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为53%,无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只有7%。在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群中,DVT的发病率也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对下肢静脉的回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发病的风险。

3.静脉血栓史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过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原来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4.恶性肿瘤统计发现,19%~30%的DVT病人合并有恶性肿瘤,肺癌是最易引发DVT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他如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恶性肿瘤也容易并发DVT。有时,DVT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信使,当无明显诱因下发生DVT时,应警惕可能患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引发DV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肿瘤病人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常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C蛋白及S蛋白浓度却低于正常。另外,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也是导致DVT的重要因素。乳癌、淋巴瘤、浆细胞病等化疗病人中DVT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诱导高凝状态、抑制纤溶活性、肿瘤细胞坏死及静脉插管等因素有关。

5.手术手术后天VT高发病率显示手术是DVT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DVT的发生。其中手术类型尤为重要,普外科手术术后DVT的发病率在19%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24%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48%、51%和61%。手术中用核素扫描已能发现约有半数病人在下肢有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沉积,其余的在术后3~5天均能发现纤维蛋白原沉积,但这并不表明DVT术后马上发生。有统计显示,腹部手术后有25%的病人在出院后6周内发生DVT。手术引发DVT的原因包括围术期的制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

6.创伤创伤死亡的尸体解剖发现62%~65%的死者有DVT发生。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DVT。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抗凝物质缺陷的病人,在所有DVT病人中有5%~10%是由原发性血液高凝引起的。正常人体抗凝系统包括抗凝血酶、C蛋白系统、组织因子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因子等,抗凝血酶能抑制Ⅹa、Ⅸa、Ⅺa和Ⅻa因子,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肝素及肝素样黏多糖能促进其抗凝作用。C蛋白、S蛋白系统可使凝血酶和血栓调节素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抑制Ⅴ因子和Ⅷ因子的活性。基因缺陷导致抗凝物质缺乏,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原发性抗凝物质缺乏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0.5%,这其中包括纯合子基因缺陷和杂合子基因缺陷。纯合子基因缺陷者发生血栓的比例较杂合子高得多。原发性血液高凝者DVT首次发生的时间常在45岁以前,往往在某些情况下(如手术、创伤等)诱发,且血栓容易反复发生,血栓的部位常不典型,临床上常可见肠系膜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8.产后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而国内妊娠期DVT病人较为少见。产后DVT的发生与血液呈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除子宫本身收缩外,与血液高凝状态直接相关。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有可能导致DVT发生。

9.口服避孕药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报道口服避孕药易引发DVT,现已发现,患DVT的育龄妇女中有1/4与服用避孕药有关,调查还发现,育龄妇女停用避孕药后DVT引发的肺栓塞明显降低。避孕药易引发DVT的原因可能与凝血因子Ⅴ变异有关,使凝血因子Ⅴ降低了C蛋白的抗凝作用。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剂量越大,越容易引起DVT,剂量50μg的避孕药相对于剂量50μg的避孕药形成血栓的危险性更大。第三代避孕药较第二代避孕药易引发DVT,因为第三代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主要为去氧孕烯、肟炔诺酮或孕二烯酮,这些孕激素也易引起血栓形成。调查显示服用第三代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并发DVT的是不用避孕药的8倍。

雌激素还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哺乳妇女的退乳。这些人中DVT的发病率也较高。雌激素有升高血液黏滞度、提高血液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因子Ⅶ和Ⅹ的浓度、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作用,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10.血型已发现血型与DVT存在一定的关系,A型血的人最容易患DVT,相对而言,O型血患DVT的风险最小。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现发现不同血型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某些结构不同,O型血内皮细胞表面的vonWillebrand因子明显减少。

11.人种DVT在欧洲的发病率较亚洲高得多,虽然种族差异可能导致机体凝血、抗凝系统的不同,但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不同,同样也可能影响DVT的发生,调查发现美洲黑人DVT的发病率较同一种族的非洲黑人要高。

12.中心静脉插管临床上中心静脉插管越来越多,使得DVT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尤其在上肢DVT的病人中有65%与中心静脉插管有关。静脉插管不仅损伤血管壁,同时在静脉插管的表面也容易形成血栓。导管的种类对DVT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聚四氟乙烯(PTFE)导管或表面涂有肝素的导管发生DVT的机会较其他导管小。导管的口径、静脉穿刺次数、放置时间及所灌注的药物均会影响DVT的发生。

13.肠炎临床上常有报道肠炎病人合并肺栓塞。肠炎引起DVT的原因不清楚,只是发现这些病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Ⅴ、Ⅷ含量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升高。肠炎引发的DVT部位常不典型,如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14.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常合并动静脉血栓形成、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这可能与活动期体内狼疮性抗凝血酶抗体及抗心肌磷脂抗体较高有关。其他一些自身免疫病者也有类似情况。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抗凝血酶抗体含量高的发生静脉源性肺栓塞的机会是对照组的6倍,而抗心肌磷脂抗体较高的是对照组的2倍。

15.其他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心功能不全等是否是DVT的易患因素目前尚有争论,多因素统计分析认为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心功能不全不是独立的易患因素,这些病人易患DVT可能与相伴的其他易患因素有关。

以上15种易患因素中,绝大部分是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Virchow理论中血液成分改变成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决定因素。

二发病机制

1.病理静脉血栓分为3种类型:白血栓、红血栓和混合血栓。白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等组成,只含少量红细胞。红血栓主要由大量红细胞、纤维蛋白组成,含少量血小板和白细胞。白血栓和红血栓常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血栓。静脉血栓刚形成时为白血栓,组成血栓头,其继发衍生的体部及尾部则主要为红血栓。

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即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静脉血栓使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静脉血栓表面不断形成新的血栓,分别向近心端和远心端衍生,近心端血栓在早期与静脉管壁之间无粘连,血栓飘浮于管腔中,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后期成纤维细胞、芽状毛细血管侵入血栓,血栓机化后与管壁形成紧密粘连。另一方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受累静脉表面的内皮细胞分泌溶栓物质,溶解血栓。同时白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侵入血栓,激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增强溶栓活性,使静脉血栓内形成许多裂隙。溶栓作用及血栓内纤维收缩、碎裂,使得裂隙不断扩大,新生的内皮细胞逐渐移行生长于裂隙表面,最终可使大多数被堵塞的静脉再通。这种再通静脉的瓣膜常被破坏,有一部分管腔内残留纤维粘连。静脉再通过程长短不一,一般需要半年~10年。

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以左侧多见,为右侧的2~3倍,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

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主干静脉血栓形成后,患侧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在急性期,血液无法通过主干静脉回流,使静脉内压力迅速增高,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渗入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同时,静脉压增高,迫使侧支静脉扩张、开放,淤积的血液通过侧支静脉回流,使肿胀逐渐消退。

2.病理分类

(1)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下肢DVT有3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图1)。

①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经治疗多数可消融或机化,也可自溶。少数未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向大腿扩展而成为混合型。小栓子脱落可引起轻度肺动脉栓塞,临床上常被忽视。

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征阳性)及腓肠肌压疼(Neuhof征阳性)。

②中央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③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因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的时间不一致。也可以由中央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央型鉴别。

(2)根据累及范围划分:根据栓塞累及的血管范围,下肢深静脉栓塞分为全肢型和局段型。

①全肢型:病变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主干。依再通程度不同又分为3型:Ⅰ型,深静脉主干完全闭塞;Ⅱ型,深静脉主干部分再通,其中分为2个亚型。ⅡA,部分再通以闭塞为主,仅表现为节段性再通;ⅡB,部分再通以再通为主,深静脉已呈连续通道,但管径粗细不均,再通不完全。Ⅰ、Ⅱ型的血流动力学以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为主。Ⅲ型,深静脉主干完全再通,但瓣膜悉遭破坏,管壁外形僵直,或者扩张迂曲,其血流动力学已由回流障碍转为血液倒流。

②局段型:病变只限于部分静脉主干,如髂静脉、髂-股静脉、股浅静脉、股-腘静脉、腘静脉、胫腓干静脉、腓肠肌静脉丛或小腿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

三.临床表现

1.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因病变范围较小,所激发的炎症反应程度较轻,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略。通常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腓肠肌有压痛,足踝部轻度肿胀。若在膝关节伸直位,将足急剧背屈,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伸长,可以激发血栓所引起炎症性疼痛,而出现腓肠肌部疼痛,称为Homans征阳性。因不影响血液回流,浅静脉压一般并不升高。血栓若继续向近侧繁衍,临床表现则日益明显,小腿肿胀,浅静脉扩张,腘窝部沿腘静脉压痛。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左侧多见,可能与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对左髂总考试,大网站收集静脉有一定压迫有关。起病骤急;局部疼痛,压痛;腹股沟韧带以下患肢肿胀明显;浅静脉扩张,尤腹股沟部和下腹壁明显;在股三间区,可扪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伴有发烧,但一般不超过38.5℃。顺行扩展,可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紫绀、休克、甚至猝死。

3.混合型:无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逆行扩散,或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顺行扩展,只要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均称为混合型。临床表现为:两者表现相加。但后者发病隐匿,症状开始时轻微,直到髂股静脉受累,才出现曲型表现。

凡发病急骤,无论髂股静脉血栓逆行扩展或小腿肌内静脉丛血栓顺行繁衍,只要血栓滋长,使患肢整个静脉系统,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同时引起动脉强烈痉挛者,特称为股青肿。疼痛剧烈,整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呈紫绀色,有的可发生水疱,皮温明显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常达39℃以上,可出现休克及肢体静脉性坏疽。

四、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效

⑴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弹力袜使用时间:

①对小腿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现水肿,可用数周;

②对腘、股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过6周;

③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先使用3个月,以后间断取除,一般不超过6月,但如水肿出现,则需继续应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对重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适当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个月,这样可促使下肢建立侧支静脉以减轻下肢水肿。

⑵抗凝血疗法:这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朏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

适应证:

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

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

③血栓取除术后。

禁忌证:

①出血素质;

②流产后;

③亚急性心内膜炎;

④溃疡病。

常用抗凝血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

肝素是一种有效抗凝剂,药效迅速,静脉注射10分钟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结力。其作用时间短,在体内迅速被破坏,大部被酶破坏,小部经肾排泄。静脉注射3~6小时后,血液凝固时间即能恢复正常。肝素水溶剂有00μ和μ两种针剂,每μ相当于1mg。一般剂量近垦素1~1.5mg/dkg/4~6h计算。

给药途径

可经皮下脂肪层、肌肉、或静脉注射:

①深脂肪层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层,用浓的肝素溶液(mg/dml),剂量每次按公斤体重1~1.5mg计算。每隔8~12小时注射1次;

②肌肉注射:肝素剂量每次50mg,每隔6小时注射1次;

③静脉注射:连续静脉滴注法和间歇静脉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时1次。

肝素应用时,需测定凝血时间调节肝素剂量。一般用试管法测定,在间隔注射前1小时测定,以调节下次的注射剂量,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值为4~12分钟。在进行肝素疗法期间,要求凝血时间维持在15~20分钟。如凝血时间为20~25分钟,肝素剂量减半;凝血时间超过25分钟,暂停注射1次。4~6小时后再次测定,以决定肝素用量。肝素疗程一般为4~5天,然后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如香豆素类药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过敏反应。用量过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创口出血或内脏出血等。一旦发生,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拮抗,剂量按1~1.5mg对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时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时可输新鲜血。

香豆素类衍化物是一种凝血酶原抑制剂。其作用诱导期长,一般需在用药后24~48小时才开始起作用。作用消失时间也长,并有药物累积作用,要停药后往往要经过4~10天作用才完全消失。香豆素类衍化物均用口服法。凝血酶原值应维持在20~30%(浓度%)。

现国内常用香豆素类衍化物有:双香豆素(dicoumarin),新抗凝(stntrom)和华法灵钠(warfarinsodium)。

香豆素类衍化物引起出血时,处理为静脉注射维生素K~20mg。严重出血者,需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K1,每次50mg,每日1~2次,并输新鲜血。

凡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抗凝血疗法。抗凝血疗法,一般选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类衍化物,疗程应根据病变部位及有无肺栓塞而定。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需3~6月;轻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个月。

华法林在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口服抗凝药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再发静脉血栓,使其危险性下降90%以上。口服抗凝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年发生率大约3%,年死亡率为0.6%。静脉血栓的年再发率为12%,致死率大约5%-7%。抗凝治疗终止后血栓是否再发主要取决于形成血栓的因素去除与否。

合适的抗凝强度:

华法林在不同的个体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很大。而其抗凝强度直接关系到其疗效和副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监测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华法林影响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有关的凝血因子IIa、VIIa、IXa和Xa的活性,因此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避免检验试剂不同造成的影响。

中等强度的抗凝(INR2.0-3.0)和高强度的抗凝(INR3.0-4.5)同样有效,但前者出血发生率较低。口服抗凝治疗应该≥3个月,而对于原因不明或由于不可逆因素引起者,以及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疗程应≥6个月。

检测华法林的时间周期:

ACC和AHA指南中建议华法林初始剂量为5-10mg,一般5-7天后可使INR达到2.0。应该每天监测INR,直到其连续两天达到和维持在治疗范围,之后每周监测2-3次持续1-2周。如果INR值持续稳定,则可减少到4周1次。抗凝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合并用药、治疗依从性和酗酒等因素均可能导致INR变化,需根据情况随时监测。

如何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INR出现轻度变化并超越治疗范围时,可以将剂量增减5%-20%。INR发生明显变化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

1)如果INR超出治疗范围但小于5,患者没有重要部位的出血或进行手术的需要,则可减少剂量,或暂停一次,待INR恢复治疗范围再减量应用。

2)如果INR达到5.0-9.0,患者没有出血或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可停用华法林1-2天,INR恢复到目标值后减量应用。

3)如病人存在出血的其它的危险因素,应在停一次华法林的同时,口服维生素K11~2.5mg;

4)如果需要急诊手术或拔牙,可口服维生素K12~4mg,以期使INR在24-48小时内明显下降,密切监测,必要时可重复给予口服维生素K1。

5)如果INR大于9.0,临床没有出血,应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K13~5mg,以期在24~48小时内使INR明显降低,必要时可重复。

6)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或INR超过20,那么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mg,适当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维生素K1静注可每12小时重复一次。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华法林严重过量时,凝血酶原复合物替代治疗是必要的,静脉注射维生素K1作为补充。

⑶溶血栓疗法: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年Zimmermann主张在血栓形成2周内,仍可应用溶栓药物。

链激酶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提制,尿激酶则由人尿提制,两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剂,能激活血液中纤维量白酶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尿激酶的使用法:

①初剂量:一般为5万μ/次,溶于5%葡萄糖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②维持剂量: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ml/dl,如测定低于mg/dl,暂停注射1次。同时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正常值大于分钟,如小于70分钟,也需暂停次。使用时间可长达7~10天;

③副作用:尿激酶无致热反应,副作用远较链激酶为轻,可有出血如创口出血,但很少发生,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倦怠、胸闷及皮疹等。并发严重出血时,可用10%6-氨基已酸10~2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输注纤维蛋白原。

近年来,已研制成功作用仅限于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药物,使溶栓药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页。①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自子宫组织或人体黑色素瘤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能特异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胶状态的纤溶酶原,但对血液循环中溶解状态的纤溶酶原无作用,故无全身影响,该药产量甚微,价贵。年Krupski报道临床应用TPA治疗血管阻塞,8例中有7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无并发症。国内实验研究已完成,尚未摊投入临床应用。②尿激酶前体(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国内外均处于实验阶段。

⑷其他药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万)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万)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药物,现已被广泛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红细胞凝聚,防止血栓继续滋长及改善微循环。疗程为10~14天。可与肝素或尿激酶同时应用。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胸闷、呼吸困难、腰痛、出血和寒战等。

2.手术疗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股青肿),则常需手术取栓。髂股静脉血栓取除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发开门见山72小时内,尤以48小时内效果最好。手术时间越早,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手术取栓越可彻底,术后疗效更佳。在作髂股静脉切开取栓时,需暂时性阻断下腔静脉或髂总静脉,以防取栓时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如采用进腹途径显露、钳夹阻断下腔静脉,创伤较大且费时。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健侧腹股沟部在局麻下作一小切口,显露股静脉,插入带气囊的腔静脉阻断导管,在取栓时鼓张气囊,暂时性阻断下腔静脉回流。然后再作病侧用股沟部切口,显露股静脉,插入Fogarty导管(一种带气囊的导管)向近心端到达髂总静脉,鼓张气囊后,将血栓缓慢地拉出。萎瘪腔静脉阻断地管的气囊,恢复静脉血回流。用塑料带暂时控制股静脉近端,将Fogarty导管再向远心端插入腘静脉,鼓张气囊后,将远端血栓缓慢地拉出。同时可在体表反复辅以向心方向的手法挤压,挤出小腿静脉及分支内的血栓。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否则可发生继发血栓。两侧的静脉壁切口宜用7-0或5-0尼龙线作精细的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要求内膜对合整齐,勿使外膜内翻。术后需应用抗凝血疗法。

Andriopulos报告例髂静脉血栓切除术,其中87例在发病4天内手术,41例在发病8天内手术,其余更晚。有6例发生肺栓塞,2例死亡。在例中远期随访者例,疗效最好者是发开门见山1~4天内手术的病人。例中50%痊愈,偶有中度肿胀,仅4例存在严重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手术效果较为满意。年Nüllen报道4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对其中13例凝有肺栓塞患者作了及时的血栓切除术。取栓后同时作暂时性动静脉瘘,3月后关闭瘘口。1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所有病人均保存了静脉瓣膜功能,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症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髂股静脉血栓切除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肺栓塞(PE)是指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低热、咳血。它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其中最常见的肺梗塞是肺血栓栓塞,而血栓栓子大部分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美国有统计显示,79%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证据,50%近端DVT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由于P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现在研究认为是同一种疾病、不同发病部位、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确诊的VTE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致死性和非致死VTE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约29.64万例死亡,居所有疾病死亡率中第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其余非致死性VTE包括37.64万例DVT和23.71万例PE。我国目前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肺栓塞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PE发病突然,临床确诊率低,致死性PE的病例死亡时只有不到一半得到诊断。

因此,临床上对于VTE病人需采取及时、早期的措施预防PE的发生。下腔静脉滤器的问世提供了一个预防肺栓塞的手段,年Trousseau提出阻断腔静脉能够预防肺栓塞,年报道了第一例下腔静脉结扎术预防肺栓塞,年第一枚经皮下腔静脉滤器诞生。腔静脉滤器本身不治疗DVT,但可预防DVT所导致的肺栓塞的发生,尤其是溶栓过程中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可能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使DVT血栓脱落造成PE的发生率由60%~70%下降至0.19%~5%。滤器的放置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有绝对指征的患者此术式已经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致命性PE的方法,近年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将为越来越多的VTE病人提供生命的保护。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包括:

(1)抗凝治疗禁忌,但已确诊的VTE患者;

(2)抗凝治疗出现并发症的VTE患者;

(3)抗凝治疗无效的VTE患者;

(4)尽管采用了足量的抗凝治疗仍发生PE的患者。

相对适应症包括:

(1)大的孤立漂浮性髂股静脉血栓

(2)心肺功能储备差的DVT患者

(3)既往已经有肺栓塞的DVT患者

(4)髂股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

(5)急性髂股血栓拟行大手术者

(6)潜在的抗凝并发症,如严重贫血、休克、外伤合并DVT的患者

(二)、慢性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年之内侧支循环可望建立。经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后,许多病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可明显减轻。

根据病理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粗略分成阻塞期和再通期两个阶段,其手术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术前均需作下肢深静脉上行性和下行性造影,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1.阻塞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主干静脉回流受到障碍,血栓远侧的高压静脉增加回流。大腿上部和腹下部的浅静脉吻合支可通至对侧躯干,向上可通过腹壁至奇静脉和胸廓内静脉系统。在深部,吻合支可通过骨盆静脉丛抵达对侧髂内静脉。这些静脉的适应性扩张,促使血栓远侧静脉血心回流。但许多病例,侧支循环建立缓慢不足以代偿阻塞静脉的回流功能,引起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及溃疡。各种手术的目的均是加强侧支循环,克服血液回流障碍。

手术方式有下述数种:

⑴原位大隐静脉移植术:本手术仅适用于股腘静脉血栓形成,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膝后显露腘静脉,将大隐静脉远侧与膝以下腘静脉作端侧吻合。但必须具备下述条件:大隐静脉近端以上的股静脉和髂静脉通畅;小腿部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无曲张及栓塞且瓣膜功能良好。本手术只需作一个吻合口,使同侧大隐静脉取代了股腘静脉的血液回流功能。

⑵大隐静脉转流移植术:年Palma首倡这种术式,适用于近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中下段及小腿深静脉无明显继发血栓的病例。在患侧股静脉部位作一纵形切开,剖出管腔通畅的股浅静脉一段备用。继分离健侧大隐静脉,结扎、切断各分支,分离至膝以下达足够长度,在近股静脉处暂时阻断大隐静脉,于远端切断大隐静脉,腔内充盈肝素溶液(肝素20mg加生理盐水ml)。大隐静脉远端经耻骨上皮下脂层隧道引向患侧股浅静脉。全身肝素化(肝素1mg/kg)后作大隐静脉与股浅静脉端侧吻合术。为提高吻合口通畅率,可在患肢吻合口远端加作暂时性动静脉瘘,并预置两根缝线于动静脉瘘处,将缝线引出皮肤外,3~4周待吻合口血管内膜愈合,再结扎此动静脉瘘。

年Dale报道48例大隐静脉-髂股静脉转流移植术,疗效良好者28例,好转9例,失败11例。

⑶带蒂大网膜移植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健侧或患肢的大隐静脉均不能利用(如已切除或曲张、栓塞等),可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术。由于大网膜布满淋巴和毛细血管网,移植后,对减轻肢体肿胀有一定效果。

(三)、再通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壁和瓣膜同时存在炎性反应,血栓阻塞管腔并粘附于瓣膜。在血栓机化和再管化过程中,静脉瓣膜再前受到损伤,因疤痕而增厚,造成一个管腔通畅但瓣膜关闭不全的深静脉系统。因瓣膜关闭不全仍可引起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下肢下行性静脉造影,可见造影剂明显逆流,严重者可自腹股沟部一直逆流至膝下乃至踝部。

过去曾采用股浅静脉结扎或小腿穿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本病。近期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近年我们采用带瓣膜肱静脉段-股静脉移植术。治疗再能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在股部做一纵形切口,游离股总、股浅和深静脉,常可发现股静脉壁增厚变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瓣膜已破坏殆尽。然后暴露上臂的肱静脉,将长2~3cm带1~2对静脉瓣膜的肱静脉,经测试显示机能良好后,切下备用。将带瓣膜肱静脉与股浅静脉作端吻合。一般将移植瓣膜置于股深静脉开口这下,以确保股深静脉血液向心回流而逆流入股浅静脉。术后抬高患肢鼓励作小腿肌和足背屈的被动和主动运动。

年Taheri报道5年中作了66例静脉瓣膜移植术,随访到48例,75%的病人下肢肿胀减轻或消退,18例术前有溃疡,17例术后溃疡愈合。5例并合血肿,4例发生于腹股沟部,1例发生于上臂。31例做了术后静脉造影,28例瓣膜关闭功能良好,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另2例瓣膜关闭不全。值得指出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必须配合以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采用截然不同的手术方案。目前各种手术方法尚待改进,其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预料,通过各国血管外科医师的持久努力,更有效更新颖简便的方法必将不断涌现,完善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时期即将诞生。

五、预防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此外,有下列几种预防方法:

1、机械预防方法国外采取跳板装置或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

2、药物预防法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

1).右旋糖酐年Grubr认为右旋糖酐的预防作用在于:

①削弱血小板活动,降低粘稠性;

②改变纤维凝块结构;

③增加血栓易溶性;

④有扩容作用,能改善血循环。常用的右旋糖酐70(平均分子量7~8万)和国内常用的右旋糖酐40(平均分子量2~4万),可在术前和术中应用,也可在麻醉开始晨用ml,静脉滴注,术后再用ml,然后隔日用1次,共3次。

年Verstrate指出,预防性应用右旋糖酐对妇科手术如经腹部或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矫形外科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可使血栓形成发病率明显降低;对年龄超过40岁,施行腹部择期性手术者,如胃、结肠、胆道或前列腺手术,并无明显作用。

2).抗血小板粘聚药物近年来,国外采用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一定效果。一般用潘生丁25mg,每日3次,肠深阿司匹林0.1,每晚1次,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长期存在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1.肺栓塞: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血栓比较松脆,易在数天内发生脱落,尤其是髂—股静脉脱落的血栓,体积较大,可以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临床表现显著,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猝死,来自小腿肌肉静脉丛的小血栓一般不会严重侵扰肺循环,但偶尔也能产生致死性肺栓塞。

2.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血液因静脉阻塞而不能回流,肢体静脉系统严重淤血,血液回流须经次级静脉血管,出现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并可使细小静脉充盈扩张,浅静脉曲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的机体代偿反应,曲张静脉可因血流缓慢而合并感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在血栓机化和再通的过程中,深静脉瓣膜遭受破坏而丧失正常功能,导致血液倒流,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有下肢乏力、酸胀不适,可有小腿肌肉抽搐,症状在午后、行走时加重,晨起较轻,抬高患肢可缓解。

4.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瘀滞状态,浅静脉长期代偿扩张等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进一步加重淤血,局部静脉压增高,血管内液体长期大量外渗而引起严重的组织间质水肿和组织缺氧,因此导致广泛间质性纤维性变,皮肤和皮下组织致密变硬,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和长期瘀滞会发生小腿的出血和色素沉着。

5.慢性淤血性溃疡:由于下肢处于静脉高压瘀滞状态,部分组织出现间质性水肿,压迫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供减少,同时伴有静脉瘀滞性血氧含量减低和代谢产物堆积,局部组织循环代谢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较薄,皮肤破裂,形成溃疡多位于踝部内侧,易继发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伴疼痛、渗液等。

6.下腔静脉堵塞综合症:多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其次盆腔静脉血栓形成,由于堵塞平面多位于肾静脉平面的远侧,所以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症状如双下肢肿胀、沉重、浅静脉曲张或扩张、生殖器浅静脉扩张。若病变累及肾静脉或以上平面,肾功能障碍而表现腰痛、肾脏肿大,严重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若病变累及肝静脉或以上平面,可有布加氏综合症表现,预后较差。若病变在上肢,可累及腋—锁静脉及肱静脉,血栓蔓延致上腔静脉。

赞赏

长按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wm.com/kcyyy/10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