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与冠心病、脑梗齐名的人体三大血管淤堵病症之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很少,如今已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诊查技术的改进出现了增多趋势,成为较常见病种,尤其需要引起中老年人的重视。”大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东明这样说。初级阶段药物治疗快速有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最早出现的症状叫间歇性跛行,即走着走着人就“瘸”了,腿疼,休息片刻又能继续行走,并且持续行走距离因被疼痛干扰变得越来越短,还有畏寒等现象。张东明表示,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应当重视起来。不能认为是衰老现象,很可能因下肢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下肢肌肉缺血而引起疼痛。如果及时就诊详细检查,下肢疼痛的原因是可以搞清的。张东明在上个月收治了一位73岁的患者,就是连着好几天出现了上述典型的疼痛症状,患者拿不准是腰的问题引起腿肚子疼还是其他问题,便来到大医二院心脏血管外科求助。CT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左腿动脉狭窄。张东明带领科室治疗团队先进行了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基础性药物治疗,通过扩张血管、抗凝、降纤等类型的中西药物积极缓解患者病症,再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在闭塞的血管内放置了支架,使得血流重新流向动脉血管远端。三天后,患者便顺利出院了。严重阶段酌情选择手术或介入法“距离较长的间歇性跛行,这只是疾病的第一阶段;逐渐会发现足部冷、麻、痛,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加剧,称作静息痛,常常有抓心的疼痛,夜不能眠,是疾病的第二阶段;有一部分患者经过长期的病变,会出现足趾或足背、足跟部的坏疽,发黑的区域逐渐蔓延,此时不得不行截肢术,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程的第三阶段。”据张东明介绍,根据患者所处疾病阶段和具体检查结果,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依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动脉腔内扩张成形术、动脉内膜旋切术、动脉内支架固定术等介入治疗。对于个别复杂病变,常常采用开刀与腔内治疗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杂交手术”技术,医院血管外科的技术特色之一。

秉承传统血管外科开放手术优势的同时,大医二院血管外科已成为东北地区血管腔内手术的佼佼者之一,仅去年一年就完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余例,为辽宁省内最多,形成了专科优势。作为科室领路人,张东明强调,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慢性病,治疗并非简单的住几天院,而是要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才能确保长期效果。同时,患者也要有足够的警惕性。一旦发现一侧足背动脉摸不到,足部皮温比另一侧凉,走路时同侧小腿又有疼痛,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撰稿:记者曹赢编辑设计:高峻峰责任编辑:谷鹂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wm.com/kcyhl/10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