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制动、应用止血药和早期活动受限等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因素,有效预防上述因素是减少术后DVT发生率的关键。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手术预防

容易发生DVT和有症状肺栓塞(PE)的手术类型依次为大的骨科手术、大的普通外科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积极地给予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护理干预以减少其发生率。

(1)手术前

术前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减少血栓发生的概率。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术前注意事项和各项配合要点,使患者充分了解引起术后DVT的原因,做到术前戒烟酒,调整个人情绪,补充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2)手术中

注意双侧下肢保暖,大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术中应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以防止下肢DVT。

(3)手术后

术后患者应该早期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通畅,尤其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应该尽量减少平卧位时间,进行下肢肌肉按摩或者继续应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直至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术后注意患者有无下肢疼痛、肿胀和活动不便等,及时行彩超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预防DVT的重要性。

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是预防DVT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作用如下:抑制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活性,其作用优于华法林和普通肝素;作用于血管内膜,增加出血概率,但是不会导致致命性出血,故常用于预防用药;用于术后4h皮下注射,预防血栓发生。

机械预防

利用充气或者加压原理,通过挤压下肢相关部位,促进血液流动,缓解静脉淤滞,减少DVT发生的可能。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联合应用于DVT预防,特别适用于不能应用药物预防和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有研究报道,逐级加压弹性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和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等均可以减少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

(1)渐进式压力长袜

也称抗栓塞袜,该袜提供环绕脚踝部位逐层减至大腿部位的压力,其作用机制与以下4种因素相关:减轻静脉扩张,继而减少血管内膜破损;增加血流速度,缓解血液淤滞;抑制组织因子释放;增强静脉瓣膜功能。

(2)间歇充气压力泵

充气泵通过连接管向肢体护套内多腔气囊充放气,从而使受控压力轻轻地循环按压肢体,有助于增加血液流速,促使过量的组织液和细胞间液回流,改善静脉淤滞;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3)足底静脉泵

主要是由中心控制器、空气软管和充气垫组成。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选择大小适中的充气垫置于足底,用2根空气软管将中心控制器与充气垫连接;再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肢体敏感性和患者耐受程度,在中心控制器设定适当的脉冲压力、脉冲持续时间和脉冲间隔时间后启动应用,模仿人体正常行走时脚部的肌肉收缩状态,消除水肿。足底静脉泵的使用时间长达48h,也可以间断性使用。

(4)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

具有用力均匀、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模拟人体的自然运动,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被动功能锻炼恢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下肢DVT。每天锻炼1~2次,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锻炼。

功能锻炼

文献显示,约50%DVT发生于术后第1天,30%发生于术后第2天。早期锻炼协同每天活动的时间>30min,这是年龄<40岁的非DVT高危人群预防DVT的有效方法。术后不同阶段,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足踝和膝关节,增加股静脉的血流速度,改善血液的淤滞状态。在临床实践中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前,抬高双侧下肢,护理人员按摩患者下肢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做足踝部被动运动。术后1~3d为早期康复训练提高患侧肢体肌力的关键阶段,行早期卧床足踝部主动运动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争取早日下床活动。对于病情不允许下床者,可以应用弹力袜、弹力绷带或者下肢血液循环泵,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待患者病情恢复出院时,制订个体化康复锻炼计划,由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具体训练方法;同时配合全身关节运动,例如散步和上下楼等。训练中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做跳跃和急转动作,防止关节损伤。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饮食护理

嘱患者食用高维生素、低脂肪和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

下肢深度静脉血栓(DVT)患者频繁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缺少疾病知识,担心预后情况,容易出现焦虑和悲观情绪。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病情,以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使患者在心理和生活上得到支持和照顾,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患侧肢体的护理

下肢DVT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膝关节微屈,给予患侧肢体保暖,禁止按摩患侧肢体,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PE)。密切监测患者的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双侧下肢血运、肿胀程度和压痛等情况;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无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和咯血等PE表现;每日定时测量患侧肢体的周径(髌骨正中为中线膝上15cm、膝下15cm),与健侧比较并且记录。

出血的护理

文献显示,下肢DVT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其中颅内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遵医嘱用药和调整用量。护理操作需要轻柔,若患者出现鼻出血,应该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者局部冷敷或者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若出现齿龈出血,应该及时给予冷水漱口;若出现穿刺点出血,应该于出血点上方约1cm处压迫止血,当出血量比较大时在压迫止血后应用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同时加用沙袋压迫。

PE的观察和护理

PE是下肢DVT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下肢近端DVT是PE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在DVT出现后1-2周是栓子最不稳定的时期,极易脱落。在巡视过程中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咳嗽、咯血、发绀和休克,应该考虑PE的发生。轻度PE,患者可能无症状;严重的PE,可能导致猝死。根据国外报道,下肢DVT引发PE的概率为20%-50%。已经出现PE的患者应该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30°;同时抬高床头,指导患者进行深、慢呼吸以降低耗氧量。

来源:吕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6):-.

本文转载自《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加入按科室分类的护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wm.com/kcyfl/10971.html

当前时间: